(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刘辉5月11日报道:2023中日经济合作研讨会——中日氢能产业交流会昨天下午在临港新片区举行。
“氢能逐渐成为各国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推进中日氢能产业合作,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合作共识的具体举措、共谋末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体现。”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新片区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氢能产业为园区主导产业的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将成为中日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今后将以氢能社会为主题建立双方持续性对话机制,充分发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平台作用,促进双方就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标准设置、技术开发、商业运营等方面开展密切沟通,助力更多日企扎根上海,投资上海。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赤松秀一在致辞中表示,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可有效推进再生能源发挥最大潜力和传统发电厂脱碳化进程。同时,氢能产业还拥有生产、储存、运输、利用一整条供应链,是全球的增长性产业。当前,日中两方均致力于实现碳中和这一共同课题,日本拥有世界领先的制氢、制氨技术,中国同样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且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今后,双方将在两国人民间强劲纽带和企业间经贸往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氢能等碳中和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努力、携手前行。
会上,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国忠介绍了“双碳”目标下上海新能源发展路径。目前,上海能源转型仍面临绿电资源匮乏、调节资源紧缺和技术支撑不足等挑战,未来将通过积极引入区外清洁能源、向深远海争取风电资源、多点布局光伏发电项目、加强长三角地区能源合作和推广低品位能源非电应用等手段来构建本市新能源发展路径。他表示,氢储能是未来长时储能的重要方向,应积极探索研究在临港等地布局氢制储基地。
据介绍,临港在氢能产业集聚方面,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制、储、运、用产业链。在示范应用方面,已推广氢能公交118辆,中运量T2、T6线已全部实现氢能化,160辆氢能渣土车也将陆续投运,并将持续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的多元示范应用。在产业载体方面,“国际氢能谷”正式启动和厂房建设已吸引大量国内外优质氢能企业,今后还将持续进行土地腾挪,全力对接更多优质项目。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北京事务所所长黑田嘉彰介绍了日本碳中和背景下氢能的战略布局以及中日的合作领域。为迎来碳中和时代,日本将氢能定位为新资源,通过有效利用海外的廉价氢和本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力争将氢的成本降低至与化石燃料相同水平并逐步提高供应量。同时,持续扩大发电、运输、工业、民生部门等需求侧的氢能利用。他表示,未来中日双方可在氢能燃料电池、节能、CCUS碳循环技术、电池回收利用等领域加强合作。
在专题发言环节,来自临港集团、嘉定氢能港、松下、岩谷、氢晨、西爱西的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氢能园区、技术创新、政策标准、示范项目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献言献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章俊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分别发表题为《氢能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深化中日企业合作,创造氢能产业发展新机遇》的主旨演讲,鲜明阐述了临港新片区氢能发展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日双方在氢能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期待双方在技术创新、行业规范、管理经验等方面进一步交流协作。
近年来,新片区已形成了包括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高端装备、场景应用、基础设施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并积极承担搭建了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氢标准联合研究中心等功能平台。本次活动为推动中日双方技术交流与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展望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聚焦制度创新、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为氢能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市场化验证和应用机会,为国内外优质企业、优秀团队提供更好服务、更优环境,助力氢能产业在临港新片区茁壮成长。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